陈留(今开封东)有一个叫恶霸叫陈川的,投靠了石勒。坞堡感谢祖逖恩德,石勒一有什么动静,马上就报告了祖逖。两人的关系特别要好,经常在一起谈论世事,有时谈到深夜不入睡,各自披着被子坐在一起,相互勉励:“如果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你我二人应在中原干出一番事业”!公鸡刚叫头遍,祖逖就叫醒刘琨,立即拿起宝剑锻炼,切磋武艺。
闻鸡起舞故事里的主角后来怎么样了?
成语“闻鸡起舞” 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同时比喻意志坚强,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晋书·祖逖传》记述:东晋时期著名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我们今天就说说这个“闻鸡起舞”主人公的故事。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名将、军事家。祖逖家是北方的大姓,祖上世代担任两千石以上的高官。他的父亲祖武,曾任太谷太守,祖逖还不大时,父亲就去世了。祖逖兄弟六人,性情都比较豁达。祖逖少年时比较淘气,就是不喜欢读书。他干事不拘小节,轻财重义,为人慷慨,很有志向。
他经常周济贫困百姓,别人问他,他不说自己,只是说兄弟的主意。祖逖深受乡党宗族敬重。他成年后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开始发奋学习,博览书籍,涉猎古今。和他接触过的人,都称其有治世、辅国之才。24岁那年,阳平郡郡府推举他为孝廉,司隶校尉列举他为秀才,祖逖都不肯去应命。太康十年(289年),祖逖与刘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
两人的关系特别要好,经常在一起谈论世事,有时谈到深夜还不入睡,各自披着被子坐在一起,相互勉励:“如果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你我二人应在中原干出一番事业”!公鸡刚叫头遍,祖逖就叫醒刘琨,立即拿起宝剑锻炼,切磋武艺。“闻鸡起舞”这个成语由此产生。这种精神,后来成为美谈。元康元年(291年),“八王之乱”爆发。
祖逖得到诸王的重视,先后效力于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豫章王司马炽,历任大司马府掾属、骠骑将军府祭酒、主簿、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府从事中郎。永兴元年(304年),东海王司马越拥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祖逖也随军出征,不料在荡阴战败,祖逖逃回洛阳。惠帝被挟持到长安后,范阳王司马虓、高密王司马略、平昌公司马模相继征召祖逖,祖逖都没有应命。
辅政大臣、东海王司马越直接任命祖逖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但祖逖适遇母亲去世,以丁忧守孝为名没有去任职。永嘉五年(311年),司马诸王纷争,洛阳陷落,祖逖率亲族乡党数百家南下淮泗(今安徽、江苏一带)避乱。他躬自步行,把车马让给老弱病人,又把粮食、衣物和药品分给有需要的人。逃亡途中多遇盗贼险阻,祖逖应付自如,被一起逃难的人推为“行主”(管事的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