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知识 > 星座经验 > 屮怎么写,草的甲骨文怎么写

屮怎么写,草的甲骨文怎么写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7-22 15:04:58 编辑:运气知识 手机版

“艸初生为屮,二屮为艸,三屮为芔,四屮为茻,言其生之繁芜也。(「茻」音mang3,四个「屮」,就是四根草的象形,「艸」两个「屮」,「卉」就是三个「屮」,二“屮”相并立为“艸”(即“草”字),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3,页177-181---------------------综上所述,这就是我在开头说的问题很麻烦,不能直接告诉你「草」的甲骨文怎么写,因为。

1、草的甲骨文怎么写?

草的甲骨文怎么写

这个问题就有点麻烦,也很有意思,没办法简单的回答,因为涉及汉字的「字形演变、职务变化」两个方面:「草」的职务变化——今「草」非古「草」,「草」本为「皂」之异体。「草」的字形演变——甲骨文无「草」字,战国写作「艸」,甲骨文写作「屮(上)口(下)」,--------------------------------------------第一,「草」的职务变化——今「草」非古「草」。

「草」始见于春秋时代的石鼓文,最初的「草」从「茻」从「早」,是一个形声字,左形右声,(「茻」音mang3,四个「屮」,就是四根草的象形,「艸」两个「屮」,「卉」就是三个「屮」。)后来「茻」简化为从两个「屮」的「艸」,「草」字演变过程:引自:李学勤,字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页60「草」今天表示「花草、小草」,但是,「草」的本义并不是「花草」,而是栎树的果实,也就是栎子,也叫「草斗、皂斗、橡斗」,

《说文》:草,草斗,櫟實也。一曰:象斗子,从艸,早聲。宋代徐铉注《说文》认为「草」也是「皁(皂)」的异体字,「櫟實」也即「皂斗」在古代是一种黑色染料:臣鉉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以染帛爲黑色,故曰草,通用爲草棧字,今俗書皁,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無以下筆。所以,「皁(皂)」、「草」旁纽双声,古音相同,互为异体,本义表示「栎子」,

后来,假借「草」字表示「花草」之「草」,本义「草斗,栎实」渐渐也就丢失,被「皁(皂)」字所专。第二,「草」的字形演变——甲骨文无「草」字,战国写作「艸」,甲骨文写作「屮(上)口(下)」,「草」始见于春秋石鼓文,「草」本是「皂」的异体字,那么甲骨文中没有「草」这个字。「花草」之「草」在战国本写作「艸」,后来只用作偏旁:但是,在甲骨文中「艸」写作「屮(上)口(下)」:「屮(上)口(下)」甲骨文像一束初生的小草之形,「口」是分化符号,不参与表音表意,可能是为了与甲骨文的「不」有所区别:甲骨「不」像草根之形,为「丕」只本字,假借表示否定词,

「造」的古文字就是用「艸」的甲骨文为声符造的一个形声字,只不过讹变与「告」字同形。所以,「造」其实从「辵(辶)」,「艸」声(今天汉语普通话中汉语拼音z、c、s,是一个音分化出来,古音是一样的),第三,最后一个疑问是:那为什么有比较简单的字形「艸」字,还要借用一个复杂的「草(皂)」来表示?这就是文字学中所说的「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的假借」的原因多种多样,这里我们只谈借「草」代「艸」的原因: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一书中以「草」字为例进行过分析,我引用过来:与「艸、草」演变相类似的汉字:借「草」表「艸」的原因,就是「草」是形声字,形音兼备,字理上好于「艸」,这就是为什么汉字有形声化的演变趋势,即便形声字有时候比本字的笔画多,字形复杂:引自: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2013,页177-181---------------------综上所述,这就是我在开头说的问题很麻烦,不能直接告诉你「草」的甲骨文怎么写,因为:1、「草」的本义为「栎子」,因为具有形声字形音兼备的优势,就被借用表示「草木、花草」代替本字「艸」字。

2、“屮艸芔茻”这四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2、“屮艸芔茻”这四个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屮艸芔茻,读音:chècǎohuìmǎng,艸(cǎo)通“草”;芔(huì)通“卉”芔(hū)迅疾;茻(mǎng)众草;丛生的蕨类。《论衡》中说道:“艸初生为屮,二屮为艸,三屮为芔,四屮为茻,言其生之繁芜也,”屮:草木刚长出来,艸:二“屮”相并立为“艸”(即“草”字),通“草”。芔:三“屮”呈品字形为“芔(即‘卉’)”,读音huì,通“卉”;芔(hū)迅疾。


文章TAG:屮怎么写甲骨文屮怎么写草的甲骨文怎么写

最近更新

星座知识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