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易经很难学,它究竟难在哪里。什么易经风水,易经命理,易经看相等等,反正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的都是有意识地强加在易经上,有国内一些无耻的利视之徒,在滥用易经,为了自己的利益,骗取人们信任,开口说易经,闲口也说易学,和易经牛头不马面的东西也借口易经。
1、都说《易经》很难学,它究竟难在哪里?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都说易经很难学,它究竟难在哪里?还是那句话: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虽叫“易”经可是它并不容易,有些地方还很“难”。易非难易的易,而是变化之易,找到变化的规律,易经之难学在哪里?一、时代久远,经文误传。二、时代久远,文字背景和意义难懂,三、时代久远,当时的实事故事不清晰。
以至于不能很好的理解原词,四、古文字功底差。五、现代自然科学功底差,六、文理科结合的能力差。七、神化和曲解的经注太多,干扰了人的正常思维,八、迷信、算卦、占卜等等给易经披上了太多的面纱和衣服。九、研究易经的人,非我们国家的顶尖人才,其他不再赘述.总之易经是人创造的,既然是人创造的,今人不下于古人。
世上本没有易经,那么易经讲述的道理早已经存在,故弄玄虚是可耻的,过度贬低易经的学术价值是不智的,因为如果易经通天彻地,我们国家不会有如此多的磨难;如果易经没有一点价值,那么就是完全否认了古人的智慧。正如有人称“小钢鉴小钢鉴”的,如果直白的跟你说就是小九九的乘法口诀,你还会迷惘或者崇敬吗?领悟了易经的精髓,也逃不过一个词:与时俱进,不能跟上时代潮流的,终究会陷入错漏,
看看现代的科技文明成果,哪个不难学呢?你说易经难学,那么你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的如何?物理微电子微粒子学又学习得如何?化学乃至生物科学又了解多少?浩翰的宇宙又了解多少,显微镜下的细微的微尘又了解多少?你能用数学来描绘出来整个宇宙吗?而反过来,如果你对刚才我说的这些加上对哲学的领悟,再来看易经,假设你有深厚的古文能力,那么你会会心一笑,原来易经是古代的科学,跟现代科学有亲缘关系,而不是堕入云中雾中。
2、《易经》的经典之处在哪里?
“经典”大略是经得起时间验证的典范类东西,“经纬”一说,由古代织布“纵向的线为经”、“横向的线为纬”,后世延续这一用法,地球仪上也由南北(上下)方向的线叫经线,横向(平行)的线叫纬线。一个人的才能特别大、能治理国家的,过去称(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易经》的经典之处在哪里?我的理解就是,《易经》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经得起时间的验证,甚至后世很难逾越,关键是什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大概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易经》“万物类象,广泛类比”、“一分为二,连分六次”,这两种核心思维模式,后世甚至是古今中外,一直没有被超越。
《易经》“万物类象”、包罗一切打比方说理、推理的思维方法,至今全世界仅仅出现在中国的《易经》之中,《易经》“一分为二”形成64卦,就是将一个事物整体,按照阴阳对立统一的方式,连续有序的分了6层逻辑关系,它是哲学上6层“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这种哲学的深刻,古今中外其它书籍、哲学、思想,均未曾超越,而且差的都很远。
二是《易经》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必考书目,延续一千多年,古今中外也难超出其“经典”程度的,自周文王狱中推演《周易》,即《易经》“经部”64卦,到孔子“韦偏三绝”研究《周易》,并带领弟子为《周易》加注”十翼”,再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至隋、唐开科考试直到清未,《易经》的难以撼动、难出其右的经典地位,古今中外都是罕见的。
三是《易经》“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彼高以陈,贵践位矣”等逻辑次序、封建伦理思想,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才德并重思想,对中国所造成的影响之深、之大、之广,这一经典程度,古今中外,也是没有其它任何书籍、典章、思想、文化、哲学所能超越的。因此,仅仅以上三点《易经》的经典之处,恐怕作为一本传统文化的古书,古今中外其它任何书籍、学问,均无法望其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