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醒来之后,可以根据这些线索分析出内心真实的需求。科学目前对梦还处于一种经验积累和分析阶段,不能对梦中的事物予以精确的解释,甚至连人什么时候睡着的都不清楚,更不能控制。我们通常是忽然之间就睡过去,再忽然醒来。所以佛家把睡觉也叫做小死,就是说一觉之间和人的一生是一样的。关于梦,让我们再看看佛经中对梦是如何解答的。
佛经大智度论、大毗娑婆论、阿难七梦经等书中,都曾提到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梦,以及对梦的解释。佛祖也多次讲述过梦境,对于梦的性质、作用、因缘和征兆,佛学的研究非常细致,有比较完整的论述。对于有些显性的梦,佛教认为属于实有。对于梦中的所做所为,属于无记业,非善非恶,皆不受果报。但佛门中人,如梦中有杀盗淫等行为,则应反省,因为梦是清醒时心思的延续。
关于梦的成因,佛经中记载的约为十种,即:一、身体的四大不调。如果火大过多,也可以说上火,梦中景物多为火及黄色、赤色之物。水大过多,就是痰湿,梦中多见水及白色之物。风大过多,则梦见飞行虚空或黑色之物。又如有山崩、恶兽追赶等情境,皆属四大不调所致。二、疾病。三、过度疲倦。四、昏沉。五、食重。六、思虑过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七、曾更念。即过去的经验、记忆再现梦中,比如会梦见很久以前的朋友,又在一起做某件事。八、由当有。就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会提前出现于梦中,有先兆之意。九、他所引发。如被人催眠,或用药物入睡。十、天人梦。天人可通过梦给与人以启示、警诫,或告知未来之事。此外,楞严经中还说到睡觉时周围环境刺激对梦的影响。比如早上闹铃响时,人会梦见敲钟或开枪等类似的声音,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故事情节。
所以,做梦一是自发,由自己的身体及意念引起,二是他发,由外界环境及事物引起。佛教把梦叫做独影意识,也就是意识的影子。就像上文说的白天有意识分别感知,晚上睡觉后五根停止运行,只有心独自活动,这就叫独影意识,而梦境就是这个独影意识活动的结果,和科学的解释基本一致。关于梦的含义,古人早就发现有些梦能够清晰的预示一些征兆,可以事先了解身体和事物的发展趋势,因此才有周公解梦等很多书籍。
为人圆梦,也成为一种职业。佛教对梦与现实的关系认为存在一定的联系。比如身体不适,所做的梦都有一些规律,还有一些混乱的我们无法理解的穿越时空的梦境,是来自于我们的藏识,也就是前世残留的前尘影事。但更多情况下,佛教认为梦中的吉凶,是提醒我们要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不要过分执着于好坏,梦毕竟是梦,这些记忆的碎片由于累生累世的原因,过于繁琐复杂,追溯起来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