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这里大美客家,欢迎各路客家朋友关注客家文化习俗,希望客家文化可以很好的传承下去,喜欢客家文化内容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客家人过年有哪些习俗呢,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所以,客家风俗民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1、客家民俗有哪些?
客家人是中国江西、广东、福建本地的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所以,客家风俗民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客家的民俗大概归总为以下几种:1、做茶果凡大时大节前,如春节、清明、中秋,家里的女性长辈便喜欢聚在一起做茶果,“糍粑”、“甜皮咸馅”、“喜粄”、“印粄”等等。
如今这个场景越来越少见,再到我们的下一辈,估计就只能从照片和明信片中再现这个温馨的场面了,2、婚庆嫁娶客家人的婚嫁习俗最繁琐,同时也是将中国传统保留得最好的。譬如新娘入夫家门之前头顶“米筛”,寓意就是“米筛顶头千百眼,满屋哥叔做官回,满屋哥叔赚钱归”,别以为这是老土的做派,连乐坛天王陶喆结婚的时候,他的妻子进门前也得顶着个“米筛”。
3、拜山祭祖客家人最注重祭祀祖宗,本地简称为“挂纸”,以前多在秋天祭拜,如今也有春秋两祭。祭祖一般是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这种情况下全族或全村都一齐出动,规模盛大,队伍往往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人;之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4、节日围餐客家人喜欢热闹,尤其是亲戚之间的聚会颇多,因此我们小时候都曾有这样的记忆,大家到祠堂吃“围餐”。
2、客家人说说你们都保留有哪些传统习俗?
客家人是以客家语为母语的一个汉族民系,主要分布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台湾等地,人口约8000万,海外约1500万,信仰有祖宗信仰,三山国王信仰,我们这里有一个习俗,一直保留到现在,就是每年有个节日,别人家都没有,每年的农历9月17日是祖宗生日日子,意思是为了纪念祖宗的生日,一直传到我这一代,这天会邀请亲戚来家里客,吃吃饭,聊聊天,你们是不是觉得不可以理解?还有一个节日也比较特别就是每天的农历正月十三这个日子,我们叫吊花灯,你们没有听过吧,这天是为了庆祝上年家庭出生的儿子,是的,你没有听错,只有儿子才庆祝,女儿是不庆祝,女儿和儿子都有满月酒,我们的习俗就多了一个庆祝生出儿子的吊花灯酒,这个是要大摆酒宴的,是很隆重的,年前还要去祖宗堂挂花灯,一直挂到年后十三,灯一直还要保持不灭,你们是不是觉得很不理解,还有过年不是要杀鸡敬拜酒吗,我这里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仪式,在鸡的旁边要放一把菜刀,菜到也有讲究,菜刀的手柄是要向外的,位置的放法一直传到现在,是不是觉得很不可以理解?还有很多其他的我就不说那么多了,你们觉得是不是很不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这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传承,我这样说可能有人又要说我。
3、客家人过年习俗有哪些?
感谢邀请,这里大美客家,欢迎各路客家朋友关注客家文化习俗,希望客家文化可以很好的传承下去,喜欢客家文化内容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百节年为首”,客家人对于过年(春节)是非常的重视的,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当然啦,随着人们从农村迁徙到城里,很多都从简了!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客家人过年有哪些习俗呢?那小编就来总结下吧,一起来看看,随着人们从农村迁徙到城里,很多都从简了!说的不好还请各位见谅,也希望各地区的客家朋友们能够留言补充!磨豆腐,干鱼圹,杀猪鸡鸭: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左右,家家户户开始磨豆腐。
农家多数家门口有小鱼圹,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七八日前后全部鱼圹放水捉鱼,一方面要用圹鱼制作菜肴,另一方面方便春节后挖取圹坭做肥料肥田,与此同时,开始陆续杀猪。一般人家过年都要用上三四十斤猪肉,有的人家过年一户杀一头大猪,主要用途是:一、馈赠亲戚、朋友,每一户亲戚要馈赠二至三斤猪肉,特别是岳父家馈赠的肉就更多,新结婚姻亲馈赠的猪肉数目更为可观,否则会被人耻笑为“孤寒鬼”贴对联:年节这一天,家家都会贴上写有吉祥语的红对联和横幅,大厅里贴上大红的“福”字,猪牛圈里贴上“六畜兴旺”的红条幅,除外还会在许多用具上贴上红纸条,称之为“封岁”、“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