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冠之年就是20岁,弱即弱小,冠即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如同现在举行成人礼。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综上,古代男女成年及结婚年龄,与现代都大不相同,这就是古今差别。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浓浓的古文化,何其幸哉。03:知天命这里要提到“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先师”-孔圣人。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总结他自己的,说他15岁致力于学习,30岁自立,40岁不被外界事物迷惑,50岁懂得顺应天命,60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70岁能随心所欲不越规矩。所以,“知天命”就是指50岁的年纪。“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说:人活到了50岁年纪,就应该懂得顺应天命。当然顺应不是要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也就是说,人到了50岁之后,知道理想实现很难,因而做事不苛求结果。毕竟50岁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但在50岁后,虽然仍然发愤图强,但对个人荣辱等也已看得淡然了。毕竟,一般来说,人活到了50岁,生活阅历丰富,心智更加成熟,而且累积了半生财富,因而大多数人不会在这个重要年龄段,再去大力冒险、苛求成功,而是求稳。
我身边一些人50岁内退后,还想凭借之前的人脉、平台等,好好发挥“余温”,于是大力投资、开店等,不断折腾,结果弄得半生积蓄毁于一旦,更有甚者还倒欠了一屁股债。因此,不得不说,孔圣人是有先见之明的,他告诫人们在各个年龄段里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这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五十而知天命,50岁了,努力但不苛求,顺应就是进步。
04:花甲花甲,对应成语“花甲之年”。那花甲之年到底是多少岁?这涉及到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它是以天干和地支依次错综来搭配的。这较为复杂,我们的父辈对此很熟悉。简单说下甲循环,古代以10天干配12地支,以60为一循环,有6个甲,分别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样一个循环,古人称为周甲,又称“花甲”。
然后,以此类推。古代用这种方法来纪年,60年周而复始,后来也就用“花甲”来代称60岁。相关成语有年逾花甲、年登花甲等。唐代诗人赵牧在《对酒》中写:“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写:“祝我賸周花甲子,谢人深劝玉东西”,这里花甲就指60甲子,也叫花甲。清孔尚任《桃花扇》:“年时此日,问苍天,遭的甚么花甲”,这里花甲指年月或时代。
还有《说岳全传》第六十四回:“凡有人祭奠的,必是叛臣一党,即要拏去问罪。况且行文画影,有你面貌花甲,如何去得?”这里花甲指年纪或年岁。综上,这里花甲不是指吃的食物,一般称花甲为60岁,最常见的成语是“花甲之年”。05:古稀古稀,对应成语“古稀之年”,那古稀之年又是多少岁?古稀也叫“古希”,“人生七十古来稀”,说的就是一个人到了70岁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