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复的字的第二个处理方法,比第一种要难一点,直接写两个字,但是要在第二个字上做一些变化,比如大小、粗细、结构上面做一些改变,让两个字看起来不那么雷同。要记住一定是写长篇内容时才可以,否则你写一个“天道酬勤”少写了一个“道”字,在旁边怎么用小字补也不好看啊。
1、书法“大寒”两个字怎么写好看?
“大寒”,时令节气,可以用行草书来写,“大”字字形简单,可以粗壮笔画,“寒”字比较较多,可以张扬一点,笔画轻细飘扬一点,则会有对比,显得灵活生动。下面我先用签字笔演示一下:我写得不好,下面还是来看古代书法名家的行草书写法吧:一、米芾行书出自1、宋·米芾·晋纸帖;2、宋·米芾·从天竺归隐溪之南冈诗;二、王献之草书出自:1、晋·王献之·授衣帖;2、晋·王献之·薄冷帖三、王羲之行书出自:1、晋·王羲之·奉告帖;2、晋·王羲之·极寒帖;四、苏轼行书出自:1、宋·苏轼·吏部陈公诗跋;2、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五、赵孟頫行草书1、元·赵孟頫·洛神赋;2、元·赵孟頫·俗尘帖六、黄庭坚行书出自:1、宋·黄庭坚·辱教帖;2、宋·黄庭坚·庞居士寒山子诗;七、董其昌、文征明行书出自:1、明·董其昌·濬路马湖记;2、明·文徵明·自作诗卷八、沈粲、傅山草书出自:1、明·沈粲·千字文;2、清·傅山·孟浩然诗;以上8种写法,都是名家大手笔,法度森严、气势磅礴,您喜欢哪一种呢?我特别喜欢王献之草书和最后一种草书写法,有一种飞扬跋扈的气魄,
2、书法里连续写两个一样的字怎么写?
书法里连续出现两个重复的字,为了避免雷同一般有两种处理的方法:第一种处理方法比较简单,直接以一点或者两点来代替,表示重复,这个我们在苏东坡的天下的三行书《黄州寒食帖》可以看到,苏东坡就是这么处理的。黄州寒食帖开篇第一句“自我来广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其中“年年”和和后面的两个春字的重复都是用的一点来代替,
不过很多老师也说,第二个春字不应该用点来代替,因为前面的“年年欲惜春”和后面的“春去不容惜”是两句话,两个春不在一句话里面就不能用一个点来代替,这也是有道理的,一般也认为两个重复的字是一个词,第二个字可以用点来代替,但是不是一个词用点代替,容易产生歧义。除了开篇的两个点,在苏东坡的《寒食帖》里还出现了三个点的情况,如果字的右边出现了三个点,这可不是表示重复,而是表示这个字是一个错字,比如《寒食帖》里的“雨势来不已”的后面多了一个“雨”字,旁边苏东坡点了三个点,表示这是一个错字,
如下图:说到苏东坡的《寒食帖》,插一句题外话,我们有时候写长篇的内容,比如书写一幅宋词作品,中间不小心漏了一个字,这时候也不一定非要把这幅作品撕了重写,这一点可以学学苏东坡,在旁边补上就可以了。比如《寒食帖》其中一段,“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这一句,中间就少写了一个“病”字,苏东坡并没有去重写,而是在旁边用小字加上了,这个可以作品我们平时创作的参考,
但是要记住一定是写长篇内容时才可以,否则你写一个“天道酬勤”少写了一个“道”字,在旁边怎么用小字补也不好看啊。关于重复的字的第二个处理方法,比第一种要难一点,直接写两个字,但是要在第二个字上做一些变化,比如大小、粗细、结构上面做一些改变,让两个字看起来不那么雷同,这个方法对书写者的书写功底和文字功底的要求很高,不知道怎么写就是不知道,查字典也不一定能写的统一,一些朋友可能不理解,说这是在卖弄,其实是为了整体艺术效果考虑,不是单纯的卖弄文字。
3、制造两个字在古代怎么写?有哪些写法呢?
“制造”两个字在古代有很多写法,各种书体中都有精彩之作,下面我集几种古代写法,供各位读者朋友参考:一、唐人草书写法出自《唐·孙过庭·书谱》:二、明代草书出自:1、《明·沈粲·千字文》2、《明·张弼·千字文》三、唐代楷书写法出自《唐·柳公权·玄秘塔碑》四、赵孟頫楷书出自《元·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五、王羲之行书六、苏轼行书出自:1、《宋·苏轼·中山松醪赋》;2、《宋·苏轼·新岁展庆帖》七、隶书写法《汉·乙瑛碑》八、篆书写法出自:1、《清·邓石如·阴符经》;2、《清·赵之谦·许氏说文叙》以上8种经典的古代“制造”二字写法,希望对书友们有所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