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到死后,咱们再也用不着见面了。考叔说:“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庄公就对他说明了原因。庄公对母亲武姜夫人如此帮段夺位十分痛恨,发了狠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就是说今生不想再见到母亲。颍考叔回答说:“您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如果挖地见到了泉水,开一条隧道在里面相见,谁又会说不对呢?”就这样,郑庄公劳民伤财地挖了个地洞,完成母子相见的仪式。
郑庄公为什么要黄泉见母?
《左传》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史实:郑庄因为“寤生”(难产),所以其母姜氏不喜欢他,喜欢其胞弟共叔段。庄公上位后,共叔段在母亲的偏袒下日益娇纵,并举行谋反。庄公平定段的叛乱之后,就把母亲姜后逐出国都,搬迁到乡下,并发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来庄公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出了个主意。派人在一个地方挖地洞,直到挖出泉水,又让人把姜后请到了地洞中“黄泉相见”。
郑庄公掘地见母说明了什么?
说明仁德是可以“秀”出来, 任何话语都是能够被“修正”的。郑庄公掘地见母,在我看来,就是一场作秀。郑庄公是一步步欲擒故纵地算计弟弟段,才一举将弟弟共叔段赶跑了。武姜一直帮助共叔段,并且在共叔段准备起兵袭击郑国都城,武姜打算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对此很生气,将武姜从都城赶到颖地,还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到死后,咱们再也用不着见面了。不过,说完之后,他就后悔了。不知道是因良心发现,还是因思念母亲,抑或是因为觉得作为一个国君如此对待母亲在国人的舆论上受不了。这时,恰到好处地出现了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当时颍考叔在颍谷做边疆护卫长官,听说这件事后,就拿了些东西献给郑庄公。庄公赏赐给他食物,他在吃的时候,把肉留下不吃。
庄公问他这是为什么。颍考叔说:“我家有老母,我孝敬她的食物,她都尝过了,但没尝过您的肉汤,请求您让我带给她吃。”颍考叔前面这些行为倒是可以设计得出来,如果郑庄公接下来不接茬,颍考叔这出戏又如何唱下去呢?然而,《左传》里的剧本是,郑庄公很配合地叹气道:“你有母亲可送,我却没有。”见郑庄公接招了,颍考叔就可以将这出戏按部就班地唱下去了。
考叔说:“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庄公就对他说明了原因。颍考叔回答说:“您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如果挖地见到了泉水,开一条隧道在里面相见,谁又会说不对呢?”就这样,郑庄公劳民伤财地挖了个地洞,完成母子相见的仪式。在相见的情节的书写上,史家比较恶。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