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嘲笑你的人,除了显示他的优越,其实暴露了他的浅薄无知和狂妄,就象美国佬一样。反观另一些地方,许多的评判权掌握在多数人手中,人们对"能人"的观察比较透明,许多的能人也是凭自己的打拼努力而有所成绩,所以人们相对口服心服,此种问题发生的程度就相对低。
1、有的人喜欢嘲笑他人,总是拿着放大镜看别人的不足。哪些故事说明嘲笑他人不是好行为?
嘲笑他人有时是会有报应的,我亲眼所见一件事足以说明人的因果关系。城市广场的傍晚,经常见到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左手弯曲紧贴左胸,五个手指扣成拳头,无法展开,双脚一高一低,踏着碎步,艰难地走在广场中央的喷水池旁,估计她家就住在广场附近,因中风病治疗不彻底,现已经定性成型,每天按时来广场散散步,练练脚,就这样度过余生罢了。
对于这个惨遭不幸而残疾的女人,人们都是主动为她让路,深表同情,时不时有人走过去扶着她走几十米,减轻她身体吃力的痛苦,可就是有那么一个不尊重残疾人的拉圾男人,不但不同情,反而嘲笑和模仿女人走路姿势,引得一些小孩子哈哈大笑。说也奇怪,男子刚模仿不到几分钟,路过一盏路灯时,只听到啪的一声,圆型大灯罩正好掉了下来砸在那男子头上,男子当场昏迷过去,
2、如何看待嘲笑你的人?
他横任他横,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脸面靠自撑,尊严靠自强。对待那些嘲笑你的人,你外表尽可从容冷俊,若无其事,波澜不惊,内心里却要狠下决心、鼓足勇气,顽强意志,纠正不足,奋发图强即可,电视剧《康熙王朝》结尾,在千叟宴上,康熙大帝举酒三杯发表人生感言,第一杯酒敬的就是他曾经的敌人,感谢他们让他经受苦难、磨练意志、增强修为、成就伟业,对手和敌人对他施加的压力和影响,是促使他不敢懈怠、永远奋发昂扬、威武不屈的动力和妙方。
比如,鳖拜对弱小康熙的无视与嘲笑,让康熙学会了坚强忍耐、不卑不亢,吴三桂的策反背叛,让康熙学会了识人用人、带兵打仗,葛尔丹的膘悍骚扰,让康熙学会了刚柔相济、霸道平疆...成大事者,需要强大的对手和敌人,才能铸成超强的本事和能耐,能嘲笑你的人,除了显示他的优越,其实暴露了他的浅薄无知和狂妄,就象美国佬一样。
3、很多人其实他自己并不怎么样,他凭什么瞧不起别人,嘲讽别人?
出现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尽管各个地方和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会有些差距,个人认为无非几个原因:一是人的本性使然,仔细观察一下,不仅仅是人,而且连智商稍高一点的动物也是如此,这样做对自己而言,多数时候利大于弊,所以乐此不疲。二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各自具备不同的优缺点,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更为普遍的是,人人都觉得自己非常重要,在利益博弈之中往往拿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从中获利,
三是虚荣心作怪,不少人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为一己之利,不惜用诋毁他人的手段抬高自己,有的还屡试不爽,客观上怂恿了此问题的发生和蔓延。等等,此类现象,在不同的地方发展的程度会有所不同,表现也有差别。在有等级和集权的地方会更加严重,因为在这里,人的命运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要"出人头地"除了挤独木桥外,还有这掌握着人们命运的"少数人"的认识和偏见,会时不时造成僧多粥少甚至大为不公现象,从而助推了问题的发生,这点职场上混的人会更加心知肚明,
再有,这种地方,少数人控制着多数社会资源,所谓的"能人"在成为能人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不正当、不仁义、不地道等恃强而能的问题,人们眼里看不惯,心里不服气,从而也会招致别人有的"说道"。而反观另一些地方,许多的评判权掌握在多数人手中,人们对"能人"的观察比较透明,许多的能人也是凭自己的打拼努力而有所成绩,所以人们相对口服心服,此种问题发生的程度就相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