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手握权力又肆意运用的一部分人是有钱人,帮人办事,几天甚至几分钟的功夫搞定,就能收几十万几百万,比印钞都快。4、炒过多套房的人是有钱人,一套房轻松赚几十万上百万,炒上十套八套就能实现财务自由,关键还不犯法。5、有关系的人往往是有钱人,创业更简单,资源更丰富,赚钱很容易。6、高学历并进入知名企业的人也可以是有钱人,年薪数十万很正常。
现在在一线城市能自己买房的都是什么职业行业的人?怎么样?
我有个老同学阿明,从毕业后就到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去发展,但是头几年都没有实现买房的愿望。在30岁左右的时候,阿明谈了个女朋友,两人就商量着结婚成家,才好不容易首付买了套房子,房贷后来也是小夫妻两人一起来承担。一眨眼也是好多年又过去了,我出差到上海,再次碰到阿明,问起近况。他告诉我今年换了个改善型的房子,因为有了孩子以后,原先才几十平米面积的小房子就不够住了。
如今的房子起码有100平米,虽然位置偏一些,但他们家也可以负担得起房贷。和阿明说起房子的事情,我感慨了一句:“现在一线城市能自己买房的人都很牛!”那么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可以探讨下,究竟哪些人可以在一线城市靠自己买房的呢?一、一线城市买房和靠自己买房是两个概念在一线城市要实现买房,基本就两个途径:第一、靠家庭帮助买房对于年轻人而言,多数人到了一线城市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养活自己。
要实现买房,多少还是得依靠父母家庭的支持。就比如我的表妹,法国读的研究生毕业,回国后到上海工作,并且当地谈了对象,最后到结婚前买房子也还是双方的父母支持。毕竟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动辄8万、10万的,毕业生工作一年,不吃不喝可能也就买1个平米的房子。第二、靠个人能力买房要靠个人的能力在一线城市买房,有两个条件。
首先,自己的职业收入比较高,因为即使你拿得出首付,还不起贷款也是无济于事。其次,在经济方面有一些基础,比如工作个几年存下了一些首付款,或者靠着投资理财积蓄了一些财富等等。二、靠自己能力买房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一线城市能靠自己能力去买房的职场人,在我看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职业高薪。职业高薪的工作,实际上和身处哪个行业并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即便多数人都不赚钱的行业,也总有身处头部的那一些有钱人。
一定要按照行业来分的话,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第一、互联网行业这个行业是一线城市中“高薪”的代名词,比如BAT这样的大厂里头,平均年薪可能都超过了60万。我认识一位朋友,就是在深圳某大厂工作,担任技术部门一个主管,年薪超过了100万。第二、金融行业金融行业,长期以来都是和“多金”挂钩的,但凡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就算不赚大钱,许多也都是高于当地的平均收入。
第三、房地产行业在房地产如火如荼的那些年,一个房产中介都可以年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虽然现在房地产有所降温,但总体而言,里面员工的收入也是可观的。第四、企业老板在一线城市,也不乏独立创业的人,虽然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但是只要把自己的企业做起来,成为老板,还是有赚大钱的机会。第五、机关公务员一线城市的机关公务员,虽然谈不上非常高薪,但是整体福利待遇不错,比如公积金就通常比企业高出不少,还有其他的住房补贴。
假如一个家庭两人都是公务员,那么我猜仅仅靠双方的公积金就可以承担不少的贷款额度。三、一线城市生活压力大,实现梦想还可以有其他选择有人说:一线城市生活压力那么大,我可以逃离北上广么?我觉得当然可以。首先,全国目前的准一线、二线城市发展都挺快,比如杭州、苏州、成都、厦门等城市,房价没有一线城市那么高,但收入却非常接近一线城市。
以我所在的杭州为例,假如你是在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厂上班,你的年收入是有可能支撑购买贷款的。我身边有个多年的好友就是阿里工作,年薪大概80万左右,而当地的房价三万左右,以100平米新房30%首付款而言,他的首付金额是90万,贷款三十年的话,月供压力也不会太大。但是假如这个年薪80万放到北上广,房价也许要翻倍,那么贷款和首付的压力都会更大。
其次,选择其他城市发展,即使收入有所下降,也会有自己获益的部分。比如成都这样的城市,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美食很多,生活的品味并不差于一线城市。我一个老同学就一直对我说,成都的工作节奏要比上海慢,比较符合他慢节奏的性格特点。综上所述,是不是非要挤破头去一线城市发展,还得结合自己的综合情况,开拓一下思路有时候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