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之所以赶走泾河龙王自己亲自上阵,就是担心泾河龙王达不到让唐太宗游地府的目的,还是自己亲自参与来的更稳妥一些。综上所述,结合袁守诚的活动范围、兴趣爱好以及在全书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他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观音菩萨。整个故事中,袁守诚摆摊算挂、泾河龙王被斩、太宗游地府都是观音菩萨一首策划并实施的。对此,书中还有暗示,当唐太宗游览地府结束准备还阳时,那尾标志性的金色鲤鱼又出现了:马行如箭,早到了渭水河边,只见那水面上有一对金色鲤鱼在河里翻波跳斗。
四大猿猴有,灵明石猴、通臂猿猴、六耳猕猴,还有一个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四大猿猴有,灵明石猴、通臂猿猴、六耳猕猴,还有一个是什么?赤尻马猴。有的地方说赤尻马猴就是上古大禹治水传说里的淮水水怪无支祁。西游记里的四大混世猴王: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传说是孙悟空,第二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中,不达两间之名。在花果山里,孙悟空有四大猴将,他们就是两个赤尻马猴和两只通臂猿猴,这里也说明只有这灵明石猴最珍贵稀少。孙悟空很幸运,有这些神猴为伴儿,并且找到了三星洞的菩提祖师。其实这四大神猴都有所指,尤其孙悟空的来源更是有十种以上的说法,我就不去深究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看我的专栏《晨曦小荷大话西游之旅第一部》。
这个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百度里是这样说它的来历,很玄幻!当年南海龙王有一子,天资聪颖,巡于天地间,造福于人。偶然机会,他看到凤凰在天池沐浴,当时便动心于她。凤凰本为盘古开天时所生,飞禽之长,仙神之祖,怎么能容龙子造次?若在平常,非要判他个粉身碎骨永世不得重生,要比天篷元帅戏嫦娥严重得多。
然而这凤凰当时年少,也有少女情怀,先是一惊,然后一笑而过,留下一根凤凰羽毛,隐于天地间。龙子手持羽毛,自知他不可能与凤凰相配,不久便相思过度,一病不起,最后闭目于世。龙子辞世于南海东南方的芒邪山,盘于山顶,口衔凤凰羽毛。天地周旋三百六十五年,芒邪山顶生出一树,又三百六十五年,树长万丈高,冲破云层,周遭磅礴壮大。
这时有一惊天雷,劈破树身,随后飞出一猴,红屁股,如马大,便是赤尻马猴。这猴子幼年淘气,竟然误撞到灵山无来阁,他踏着仙雾转身进入阁里,阁中放一坐台,荷花高砌,绿水环绕,那猴子便跳上莲台嬉戏。无来阁本是佛祖栖身之所,等到佛祖从雷音寺听法回来,看到莲台被动,于是左掌伸出,意念发力,马猴立刻在佛祖掌心出现。自此,赤尻马猴皈依佛门,在佛祖座下修行,他十分灵通,得三十六路心法,赐“闻达侍者”;因由树生,取木姓,法号尚智。
不过这个说法与以上的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还是很有出入。按照《西游记》里的说法,这赤尻马猴更像个得道的算命先生!其实哪个猴子屁股不红呢?所以重点应该在这个马猴马字身上,说明这种“猴”很大,而且很邪性,在东北地区,大马猴相当于“狼外婆”,是很多人童年梦魇,稍微不听话,父母就吓唬他被大马猴抓走,小孩立马就不哭闹了。
如来讲四猴混世,灵明石猴(悟空)、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六耳猕猴,排在第二的赤尻马猴是个什么鬼?
在神话故事中,有四猴混世,不如十类之种。第一个就是悟空,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个是无支祁,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个是封神演义里的神猴大将军,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假悟空,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既然其他三猴你都了解,那今天就主要说下赤尻马猴,它又叫淮水无支祁,是如来座下四大灵猴之一,善于控水,力敌九龙。
就算是水神共工也不敢称在控水上胜他一筹。古代传说中也是淮水的水怪,他的形状像猿猴,塌鼻子凸额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经常在淮水兴风作浪,危害百姓,大禹治水时,无支祁作怪,大禹很恼怒就召集群神,并亲自命令神兽夔龙擒获了无支祁,并把它镇压在淮阴龟山脚下。从此淮水才得以平静。其实古代神话中有很多的版本,每个版本也不尽相同,西游记的原著中混世四猴都写到过,可不仅仅只写过六耳猕猴。
原文是《西游记》:猴王(孙悟空)将那四个老猴封为健将,将两个赤尻马猴唤做马、流二元帅,两个通臂猿猴唤做崩、芭二将军。这里的赤尻马猴和通臂猿猴只是孙悟空手下的四员大将,并没有达到和孙悟空平起平坐的地步,赤尻马猴的名字不像其他三猴的名字那么出彩,并没有戏曲作品把他拿出来大说特说,有的话也可能就是反面角色,这可能就是世人对他认知不深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