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表相传最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来,但当时的华表多立在邮亭处,是为了不让送信的人迷失方向。现在来北京旅游的人,在游览天安门时会发现在天安门的前后都设有一对汉白玉的柱子,这个柱子就是华表,那么这两对华表有什么寓意呢,《汉书·尹赏传》中将其称为华表,这是我们在历史文献中,看到的关于华表最早的记载。
1、华表是何时出现的?它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华表的起源可以追到到传说中的远古时代,战国时期的典著《尸子》中曾经有这样的记载“尧立诽谤之木”。三国时韦昭说,诽谤木是考虑到政治措施或者施政纲领有误,让人们把意见写在这个上面(感觉像我们现在的意见箱),当然,这是古代传说,韦昭说并不可信,他说诽谤木就是当时的“四柱木”。四柱木又称交午柱,可以用来“表识衢路”,说的简单点,就是可以作为指路的路标,长的什么样子呢?在山东沂南汉墓出土的画像石中,看到像阙一样的小房子,房顶上装着顶部有十字交叉的柱子,这个就是交午柱,
《汉书·尹赏传》中将其称为华表,这是我们在历史文献中,看到的关于华表最早的记载。晋代《古今注》中又进一步的记载“今之华表”“形似桔槔”,桔槔上只装上一根斜木,所以还应该有一类只装在顶部单插斜杆的华表。华表除了装在屋顶之外,也可以直接立在地面上,这一类多用石头制成,也称“石柱”或者“表柱”,《水经注》中就有关于石柱的记载。
南北朝时期的这类石柱,现在在丹阳和南京一些贵族的墓葬前,还有树立,这类华表一般不装有十字交叉的物,它的结构分三部分,基座、柱身(有的往往有石榜)和柱头(包括石盖和石盖顶部的立兽)。和明清时期的华表相比,多了中间的石榜,少了柱身上面的石板,华表上的石板是怎么来的呢?这是因为宋代流行“乌头门”,华表往往设置成成对的,有时候可以连接成一座大门,门颊两侧的两根柱子远远高于门顶,完全可以把他们看成有两根表柱炼成的大门,既然是大门,那么石榜就可以不要了。
2、天安门的华表有什么寓意?
现在来北京旅游的人,在游览天安门时会发现在天安门的前后都设有一对汉白玉的柱子,这个柱子就是华表,那么这两对华表有什么寓意呢?其实天安门外的那对过去叫“望君归”,是呼唤皇帝出宫之后,能够早日回宫处理朝政;而天安门内的那对叫“望君出”,是希望皇帝不要每天都在皇宫里,要适时的出宫体恤民情,华表相传最早在尧舜时期就出现来,但当时的华表多立在邮亭处,是为了不让送信的人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