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计划”。停滞了十年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终于等来新的时代机遇。
很快,一个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2000多人参与的大论证开始了。经过反复筛选,五套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技术方案摆在专家组面前。在这五套方案中,四套为航天飞机,只有一套是载人飞船。论证中,“机派”与“船派”,成为了摆在中国人面前两条完全不同的路。选择从哪里起步?各有道理,争论异常激烈。
抉择的十字路口,人们想到了钱学森。专家组特意征求钱学森的意见。一直沉默的钱学森用10个字进行答复:“应将飞船方案也报中央”。这至关重要的十个字,清楚地表达了钱学森的判断。
“921工程”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会议决定: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工程代号“921”。60岁的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59岁的戚发轫担任载人飞船总设计师。两位总设计师的人生轨迹,都是在钱学森的引领下,成为“两弹一星”时期优秀的年轻科研人员。
新的载人飞船被命名为“神舟号”,它的设计起点,瞄准俄罗斯当时最先进的“联盟TM”型号,由推进舱、轨道舱、返回舱构成。新的载人火箭“长征二号F”,可以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将近8吨的飞船送入距地面200公里的轨道,同时还具有应急故障检测和逃生功能。火箭顶端的逃逸塔将在任何意外发生的2秒钟内,挽救航天员的生命。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长征2F”运载火箭先后抵达酒泉发射场。它们的背后是全国110多个科研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数十万人员近十年的全部心血。
11月20日凌晨,“神舟一号”进入太空,飞行21小时后返回地球,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的着陆场。在随后的几年中,“神舟二号”、“三号”、“四号”无人试验飞船全部获得成功。中国人进入太空的征程已经近在咫尺。全世界都在等待着中国航天员的亮相。
“507所”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为了“曙光号”载人飞船的试验,在钱学森的直接安排下,一个专门负责航天员培养、研究宇宙医学科学及工程的部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7所正式组建,也就是今天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1967年,钱学森在一封来信上的修改,将宇宙空间技术正式定名为“航天”。1998年,14位年轻人从全国各地会聚到这里,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完成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人生重大转型,成为最早一批进入太空的中国人。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将搭载一名航天员前往太空。10月14日,杨利伟正式接到通知,由他进入“神舟五号”执行首飞任务。此时的钱学森已经92岁高龄,身体的原因让他只能在床榻上和亿万中国人一起注视着“神舟五号”。
回到北京的杨利伟,专程来到钱学森家中,向老人报到。从“神舟五号”开始,每一位从太空凯旋的航天员,都会来到钱学森的家中,向这位中国航天奠基人报告好消息。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行中国第一次出舱行走,在地球上,亿万人注视着翟志刚手中的那面五星红旗,在这里面有一双老航天人的眼睛,沧桑却依然明亮。“神舟七号”,成为钱学森一生中看到的最后一次中国载人航天任务。
2021年最新航天科技消息
航天科技集团主要从事民用航天产业,即通常意义上的航天工程,包括我国全部的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飞行器等宇航产品,军用方面包括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等武器系统的研制、生产和发射试验任务(远程导弹)。所熟知的神舟飞船工程、嫦娥探月工程、空间站、北斗导航卫星等都是航天科技集团的领域。
2021最新的航天消息
1、“运达转债”(债券代码:123079)赎回价格:100.23 元/张(含当期
应计利息,当期年利率为 0.3%,且当期利息含税)。
2、可转债赎回登记日:2021 年 9 月 8 日
3、可转债赎回日:2021 年 9 月 9 日
4、可转债停止交易和转股日:2021 年 9 月 9 日
5、发行人(公司)资金到账日(到达结算公司账户):2021 年 9 月 14 日
6、投资者赎回款到账日:2021 年 9 月 16 日
7、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可转换公司债券业务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运达转债”流通面值若少于人民币 3,000 万元时,自公司发布相关公告三个交易日后将停止交易,因此“运达转债”停止交易时间可能提前,届时敬请广大投资者及时关注本公司发布的停止交易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