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太平天国不断有人投降清军,这也是导致太平天国迅速瓦解的原因之一。童容海并未参加早期的金田起义,他是在太平天国攻下九江、安庆等地时,看其队伍壮大,前景可瞻,这才在太平天国招募兵勇时,积极加入的,洪秀全本就对手握重兵的童容海多有猜疑。
1、太平天国有哪些名将?明朝有哪些名将?清朝有哪些名将?
太平天国的名将,前期是杨秀清、肖朝贵、石达开、罗大刚、林凤翔、李开芳、林启荣、韦俊等人。后期主要是陈玉成、李秀成两位,明朝名将,跨度太大,人员众多。挑最著名的几个说说,主要是对外的名将。开国以徐达、常遇春为首,后有朱棣、于谦,戚继光、俞大猷,袁崇焕、李定国、郑成功,清朝名将,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
2、太平天国都有哪些名将叛投清军?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内部人心惶惶,一度高歌猛进的事业也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太平天国不断有人投降清军,这也是导致太平天国迅速瓦解的原因之一。(保王童容海剧照)在投降的名将中,保王童容海的名声最臭,这是怎么回事呢?童容海是安徽无为人,原名洪容海,在加入太平天国后,为了避洪秀全的讳,故改姓“童”,
童容海并未参加早期的金田起义,他是在太平天国攻下九江、安庆等地时,看其队伍壮大,前景可瞻,这才在太平天国招募兵勇时,积极加入的。起初,童容海见翼王石达开有“忠义”之名,在军中又颇得拥护,因此童容海便投靠在他的麾下,随之南征北战,由于童容海勇武有谋,很快就引起了石达开的注意,于是被提拔为军帅,统管数百兵力。
1856年,天京事变后,由于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再加上西王萧朝贵和南王冯云山早在革命时期就战死沙场,因此,根基最深的四大天王都已不复存在。再加上天京事变引发的内讧,导致天京城内被屠杀者数以万计,一时人心惶惶,因此军功显赫,资格最老,又最深得人心的石达开,显然应该得到洪秀全的重用。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偏偏他的功高震主,和他的深得人心,都使洪秀全对他忌惮不已,对他百般牵制,甚至想加害于他,
洪秀全的做法,让石达开失望之极。为了避免再次引起内讧,石达开只得离开天京,转道安庆,石达开要走,一群誓死追随他的将领,自然也不愿意再留在天京,先后追随他而去,这其中就有童容海。童容海认为石达开的出走,意味着与太平天国的分裂,也就是另起山头单干,对于童容海而言,本来入太平天国,就已经没赶上好机会,升官发财这样的事情都轮不到他。
所以石达开的出走,在童容海看来,是搏取富贵的好机会,因此,他才毫不迟疑地再次追随了石达开。(石达开剧照)只是让童容海没想到的是,石达开在这之后,居然在与清军作战的过程中屡战屡败,并且石达开还愚忠于洪秀全,屡屡牺牲自己的兵力与清军迂回作战,帮助太平军夺取胜利。1859年,石达开在湖南发动“宝庆会战”,然而在战斗的过程中,他所统领的数十万大军居然被曾国藩的数万湘军打得落花流水。
由于等不到太平军的援助,孤军作战的石达开,只得率领残军退回广西,此时,那些曾誓死追随他石达开的将领们不干了。本来,像童容海这样的将领大有人在,大家也是希望能跟着石达开再创一片天地,同享荣华和富贵,现在,石达开不仅依然打着太平天国的旗号作战,不另立旗号。同时,洪秀全诏他回天京,他又屡次抗旨,这样一来,石达开的身份就很尴尬了。
而追随他的人,心里都动摇了,在他们看来,就算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立了功也没有机会得到嘉奖。因此,彭大顺、童容海等人纷纷劝谏,希望石达开能当断则断,自立山头,要不然就带着大家返回天京,共扶天朝,但是,固执的石达开,却不肯听从大家的建议,于是,彭大顺和童容海等人认为再跟着石达开,已经没有前途。远在天京的洪秀全又许以高官与爵位,因此彭大顺和童容海等将领号召将士起义,与石达开划清界限,誓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