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认识可能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可能在某个时候突然想起自己头一天晚上做的梦——只要遇到了合适的触发情景,似乎梦也能被“找回来”。清醒梦唯一的一种有意识参与的梦被叫做“清醒梦”或者叫“清明梦”,这是一种很独特的梦,即做梦的人知道自己在做梦,甚至感觉自己在梦里面做梦,并且有的人甚至可以控制梦的情节,而且往往可以在多个夜晚回到之前的梦境。
1、人为什么会做一些奇怪的梦?
因为梦是本我的伪装。我们每个人的心理都住着三个“小人”,代表着我们的三种人格结构,他们的名字分别是“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就是我们心底最原始的欲望、本能,比如贪婪、好色、任性,喜欢吃喝玩乐、不劳而获,想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是最放松状态下的自己。“超我”正好相反,就像个严厉的警察,一直用锐利的眼睛监视本我,不允许本我犯错误,压制本我的欲望,要求本我安分守己,是受法律道德约束的自己,
在他们中间还有一个“自我”,就像个调停人,他左右逢源,很聪明也很现实,他知道该怎么处理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比如某男士路遇一美女飘过,本我早就垂涎三尺想即刻将美女拥入怀中,但是超我一定会阻止这种不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自我就会理智地“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朝美女露出绅士的笑容,而绝不胡作非为,大家一定会说,那本我也太压抑了吧,想做又不能做的感觉真是太痛苦了。
是的,所以本我找到了一个地方释放他的压力——在梦中,即便如此,本我还是要偷偷的,避免被超我发觉。所以本我又发明了“易容术”,本我的这种伪装能力有时强到连自我都根本不知道,这就是我们常常做一些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光怪陆离的梦的原因。梦是隐晦的、有象征意义的,让我们来窥探一下本我神秘的易容术吧。比如有的人会梦到蛇、枪等长的东西,代表男性的性器官;梦到炉子、箱子表示女性子宫;房子可以表示一个人的心灵,我们常常说“心房”;梦到一双鞋子代表婚姻,因为是成对的,梦到鞋子又旧又脏暗指婚姻不幸福,
2、孩子做了不好的梦,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依恋理论表明,早期养育中亲子关系是核心是情感的支持和同理,既孩子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求助的人是父母,第一个提供帮助的人也是父母,亲子关系的基础便建立了!这个关系是孩子与父母之外的其他人、将来找寻伴侣建立自己亲密关系的前提!由此可见,孩子做梦与否,美梦噩梦与否,都不重要,关键在于孩子向我们示弱时,父母不是示威,展现自己与孩子相比多英明神武,而是第一时间给予共情!告诉孩子:做噩梦对他/她而言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太不容易了!谢谢孩子第一时间告诉你,跟你分享这份难受!这样,向孩子传递了几个潜台词:1..在父母面前,既能报喜也可报忧,负面情绪不会被隐藏和压抑;2.无论遇到大小困难,第一时间向父母求助都会获得支持,学会向他人求助是一项重要生存技能;3.父母接纳孩子的脆弱,会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从而产生更多的自我认同。
3、为何睡觉的时候,大脑会做些乱七八糟的梦?
梦有很多种,可能是美梦、噩梦或者是诡异怪诞的梦,甚至还可能是清醒的梦或者梦中有梦,我们都会做梦-不管你第二天醒来是否还记得它。我们为什么做梦呢?梦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详细来讲讲吧:什么是梦?多数情况下,梦是我们睡觉时大脑的无意识活动,这些活动会创造出生动的画面、情景、体验并留给我们似是而非的关于梦的记忆,
梦可以非常生动,也会给我们带来情绪体验的记忆,你可能会感到快乐、悲伤或恐惧,有时可以令人困惑,但有时也会让人想清楚一些事情。梦可以在睡眠中随时都可能发生,但最容易做梦的随眠阶段是眼快动期(REM),这个睡眠阶段大脑最为活跃。照专家的说法,我们每晚至少要做四到六次梦,我们为什么做梦?关于我们为何做梦的理论很多,虽然很多理论已经有大量的实验证据,但对于做梦仍没有完整的定论。
一些研究者认为梦没有特定的生理作用,不过是大脑在睡眠时控制力下降的一种随意活动,而另有研究认为,梦对于心理、情感和身体健康是必不可少的心理生理过程。但大量研究表明,做梦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唤醒刚刚进入快速眼动睡眠状态的受试者,然后记录了他们的关于梦的感受,有下面这些:增加的紧张感焦虑压抑难以集中精神缺乏协调感觉身体沉重倾向于产生幻觉而现代心理学家认为梦想的存在有助于:帮助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整合回忆处理情绪例如:你带着疑问上床睡觉,醒来时则可能已经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