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在清朝,立秋这天还流行“悬秤称人”,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至9日中的一天,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就为立秋,雾气凝结在草叶上,形成了一颗颗晶莹...立秋只是节气之称。
1、立秋了依然很热,为什么要叫做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至9日中的一天,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就为立秋。立秋第一候:凉风至,立秋时节,清风徐来,人们会感觉凉爽了许多,植物仿佛也感受到了凉意,抓紧时间,让种子们随风远行。立秋第二侯:白露生,在早晨,大地会有雾气产生。雾气凝结在草叶上,形成了一颗颗晶莹...立秋只是节气之称,
据说有的说法是秋分才算进入秋季。一般气象学上讲,要连续五天平均气温低于21度才算到秋季,说按照往年的惯例,北京平均9月6日左右才会进入秋季。全国各地都不相同,说海南进入秋季要元旦了,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因此仍旧要注意防暑,但是,大自然还是有了变化。出现了中午热、早晚凉的“尜尜天”,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就结霜,
2、立秋,为什么要“贴秋膘”?
因为是个老传统。在清朝,立秋这天还流行“悬秤称人”,那个时候,没有体脂率没有IBM这些指标,判断一个人健康与否,标准只是单纯的胖和瘦。立秋日,人要上秤,把体重与立夏时相比,看体重是少了还是多了,从而得知人们的健康状况,其实,在那个年代,基本没人在经历苦夏之后会胖,所以,贴秋膘也就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3、马上就要立秋了,立秋意味着什么?
每年公历8月7日或者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我们也就迎来了24个节气中的立秋,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到来,也预示着草木开始孕育果实,收货的季节即将到来。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舒爽,经历了夏季的亏损之后,再进入寒冷的冬季之前,“贴秋膘”成为立秋后专门养生方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因此增加营养,戴立秋这各种各样的球贴标,增强体质,维护身体健康,同时增加免疫力,以应对逐渐变冷的天气,
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事情,因此此事养生还要注意精神和起居的调养。立秋是初秋之际,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在立秋到处暑之间,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此,穿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容易受凉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