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王明清的《玉照新志》记载,《百家姓》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正好印证了这种说法。那为什么开头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呢,主流说法是“赵”是当时的皇姓,理所当然排在第一位;因为是吴越地区人编的,而吴越国是钱镠所建,所以钱排在了第二位,至于“孙”,则是吴越王钱弘俶皇后的姓;“李”是当时吴越邻国南唐的国姓。
这种说法乍一听很有道理,可是仔细分析经不起推敲!二、事实真相并不是主流认为的那样!首先,如果真是吴越国的小民所著,那么他完全没有必要有过多的政治考量,把赵、钱、孙、李排在前面。百家姓出现在吴越国当无异议,那即然是这么缜密的政治考量的结果,必然是得到了统治高层的认可,甚至是当时的吴越王钱俶的安排,也是为了讨好宋室和南唐。
毕竟当时这二者最为强大。其次,出于政治考量的百家姓排序,也甚是值得商榷。赵是宋室皇家姓,钱是吴越地方政权姓,孙是最后的吴越王钱椒的皇后的姓,李是南塘国主姓。这样问题就来了,这孙姓放在这里不伦不类,赵、钱、李都是国主的姓,偏偏安插一个皇后的姓。况且因为吴越奉北宋为正朔,赵匡胤的皇后贺氏的贺姓尚且未排在前列,这孙姓就更不应该排在前列。
还有即然是吴越钱氏出于讨好北宋和南唐的政治考量,就不应该把自己的钱姓排在南唐李姓的前边,这也不合逻辑。从公元951年地图上也能看出,当时北宋、南唐、吴越的强弱对比。离北宋建立只剩下9年。公元951年地图最后,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百家姓是吴越政权为了讨好北宋和南唐实力政权而颁布的,而不是野史记载的吴越小民所著。
南唐后主李煜而之所以会出现钱姓排在李姓前边,孙姓不伦不类地加入前列,很大可能是在以后的传播过程中,比如钱氏纳土归顺,南唐李氏投降以后,李氏对钱氏不再具有威胁实力,钱氏后人又重新编排了百家姓,最终定型。三、传统文本在演进中变化完善的例子比比皆是。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此仅举一例:西游记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到吴承恩的《西游记》经历了近一千年的演进发展,期间逐渐加入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神仙人物、妖怪人物等等才最终定型。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肖”中,你最喜欢那个姓氏?为什么?
赵钱孙李,周武郑王肖你喜欢哪一个姓?这个问题似乎有些搞笑,搞笑归搞笑,必竟这是题主提出的问题,那就试着回答吧。赵钱孙李,周武郑王肖这几个姓,本人都比较喜欢,但是,最喜欢的还是我自己的姓。比较喜欢赵钱孙李周武郑王肖的原因大致有三点。1,赵钱孙李周武郑王肖,这几个姓氏都与本人无冤无仇。2,赵钱孙李周武郑王肖这几个姓氏多少还与本人沾亲带故。
比如:赵,我有一个姓赵的情人叫‘赵六子’;钱,我的武术老师姓‘钱’;孙,我有几个朋友姓‘孙’;李,我母亲和我妻子都姓‘李’;周,我初中时间的班主任就姓‘周’;武,我的初恋女友即姓‘武’;郑,我有个连襟姓‘郑’;王,我的顶头上司姓‘王’;肖,我的儿媳妇姓‘肖’。3,这几个姓氏也都出了不少的爱国名人。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想必大家都知道。